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八字学业算卦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八字学业算卦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比较童生、秀才、举人、进士,他们的学习能力,相当于今天的何种文凭人才?
这与文凭没有多大关系。过去,一旦有了秀才身份,国家就要给予规定数量的钱粮,现在的学生有吗?
所以说,童生大体相当于小学生。
秀才,明清时期要经过县府院***11场考试,中秀才之后,优秀者入府学县学,国家发给钱粮,见官不跪,不加刑。可以做私塾先生,管家主事等,说是高中生,那是低估了。基本算大专学生毕业吧。
举人,不应该是文凭,而应该是初级公务员考试合格,有了做官的基本资格。
进士,应该算中级公务员考试合格。
由于历史、官僚体系的不同,无法将古代科举与现代教育和官职一模一样对比,因此,只能试着从知识水平(与当时对比)和官职两个方面进行匹配,时期为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的明清两代。1.秀才,知识水平可能相当于现在的985院校硕士,人数不少,许多村都能有1-2个。大约和现在的基层一线公务员相当,品级不入流,考不上举人、进士的话,可以当私塾先生混个温饱,官职没有,并且永远无法晋升。2.举人,知识水平相当于985重点院校博士,是秀才中的优异者,人数不多,一个乡一届可能有1-2个这样的幸运儿。官职大约相当于省部级机关科级干部,品级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(起步),举人在明清时期明显高于平民,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国家中层统治阶级,正常情况下,一位举人可以在当时活的很潇洒,衣食无忧;做官的话,最高可以做到县主簿(主管教育的官员,九品)或偏远地区县令(个别情况除外),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;但是做了官就不能再考试,也无法晋升为高级官员。3.进士,知识水平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生毕业,举人中的优异者,一个县一届能有1-2个就很了不得,人数很少。进士分三种,赐进士及第(一等进士,三个人,状元、榜眼,探花)、赐进士出身(二等进士,100-200人,每届有所不同)、赐同进士出身(三等进士,100-200人,每届有所不同)。官职大约是副县级,起步可以做县令,属于朝廷重点培养的后备官员,有能力+有运气的话可以晋升到封疆大吏、六部尚书甚至是大学士。4.状元,特指进士殿试第一名,知识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年轻院士、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人数极其稀少,以至于中国许多地级市从古至今从未出过状元。官职正县(处)级,而且是中办、国办的正县(处)级,社会地位崇高,晋升空间和进士一样。特别指出,不是每个状元都能做***,事实上,历朝状元能做到封疆大吏、六部尚书的很少、大学士基本没有(不确定,但肯定没几个),虽然在中状元的时候风光无限,但仕途往往都是平淡一生。
比较古代童生,秀才,举人,进士相当于什么学习能力,相当于何种文凭?这样的问题有点刻薄了。
第一,古人知识总量远不如现在。所以,知识量来说,现代本科生毕业已经基本碾压以往大部分优秀人才!当然,混日子荒废四年的不在此列。
第二,古人和今人相似的一点是智商。古代的科举和现在的学历教育本质来说都是开发智力,选拔智商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古代的进士,尤其以明清两朝的进士,基本涵盖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,比之现在,每年五万以上的博士毕业生,恐怕有很多比不上的。
3,古代总体来说识字率比较低,90%以上是文盲,识字就是文化人,所以,能读大书就很了不起。这么来看,恐怕了不起的只能算是本科以上的学历。(上了本科相当于古代有书念的童生和秀才)
4,人口比例来看,这个问题更有趣。科举制度1300年,进士11万,数百万举人。而同时期中国人口大概取平均数字5000万。也就是说,进士是1亿人一年出20位进士(即使多也不会超100),几百上千位举人。这样现在,15亿人每年300人相当于进士,不到千人相当于举人。这概念,你会发现读完博士后,还没有达到举人水平!
古今比较,一方面要坚定信心,今朝远超古代,另一方面尊重认同古人智慧,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。
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字学业算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八字学业算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